妍妱商业

经济

原油市场今日分析:经济数据叠加美联储讲话,

时间:2022-09-04 01:14

    上周市场回顾

 

     行情回顾WTI原油险守91美元关口,后收复日内大部分失地,最终收涨0.58%,报93.0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收涨0.87%,报100.70美元/桶。WTI原油报价94.12美元,Brent原油报价101.8美元

  

 

  
  原油市场基本面综述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预测,至今年年底前,欧洲天然气价格将高达5000欧元/千立方米(此前预测为4000美元/千立方米)。欧洲天然气期货连续第六周上涨,为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将在近日召集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举行紧急会议,聚焦欧盟当前面临的能源危机。

  伊朗努尔新闻周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伊朗至少要到9月2日才能对拜登政府就欧盟版《伊核协议》文本的回复做出回应。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8月28日说,《伊核协议》恢复履约谈判中大部分问题已经解决,剩下的几个问题“敏感、重要和具有决定性”。

  鲍威尔全球央行年会发言总结:9月加息规模取决于“整体”数据。7月份的较低通胀数据值得欢迎,但还不足以让央行相信通胀正在下降。降低通货膨胀可能需要经济增速持续一段时间低于趋势。恢复价格稳定需要一段时间,这需要“有力地”使用央行的工具。历史的教训显示,不要“过早”放松政策;劳动力市场特别强劲,但失衡高通胀继续蔓延。虽然就业环境很可能会有所疲软,给家庭带来一些痛苦,这些都是降低通胀的不幸代价,但无法恢复价格稳定将意味着更大的痛苦;美国经济明显放缓,但潜在势头强劲。在某种程度上,随着政策立场进一步收紧,放慢加息步伐将是适当的。

  欧洲多国电力价格爆表,法国电价首次突破1000欧元。英国天然气电力市场办公室(Ofgem)称,从2022年10月1日起,平均每个家庭使用双燃料的能源价格上限将提高到每年3549英镑。阿尔及利亚或将供法国天然气量提高50%,但目前该协议还处于口头承诺阶段,法阿双方尚未签署任何文件。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预测,至今年年底前,欧洲天然气价格将高达5000欧元/千立方米(此前预测为4000美元/千立方米)。欧洲天然气期货连续第六周上涨,为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将在近日召集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举行紧急会议,聚焦欧盟当前面临的能源危机。

  为了避免未来的供应短缺并遏制碳排放,日本和韩国政府正取消反核政策,而印度寻求建造更多的核反应堆,甚至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也在探索原子技术。

  机构观点汇总

  瑞银:原油供应紧张,布油有望反弹至125美元

  在原油供应紧张、闲置产能减少和库存降低的情况下,预计未来几个月布油将反弹至125 美元。
  由于市场仍担心利率上升和能源价格飙升会抑制原油需求,因此油价比几个星期前要低。欧洲对俄罗斯的禁令将于12月全面生效,届时油市也将受到干扰。
  上周沙特原油部长发言之前,油价持续下跌,因为市场在权衡伊核协议达成后,伊朗可能恢复原油供应所带来的影响,市场还将经济增长放缓视为看跌因素。而发言后布油价格已回升至100美元/桶以上。
  此外,经合组织成员国将停止释放战略石油储备,这会使得油市从11月开始每日减少逾100 万桶,从而导致“今年年底市场趋紧”。

  德国商业银行:沙特考虑减产,油价将进一步攀升

  上周,欧佩克最大石油生产国沙特的能源部长认为减产或能使油价重新与基本面接轨。同时,市场仍然认为沙特不愿容忍油价跌破90 美元/桶。投机者可以将这番表态视为押注油价进一步上涨的信号,且无需担心价格会出现更明显的下跌。除此,这周公布的产量调查可能会显示欧佩克石油产量将再次明显低于8月协定的目标。

  OANDA市场分析师Ed moya:油市很难跌破90美元大关

  由于美国经济走软,以及美联储在杰克逊霍尔年会相继发表讲话,周五油价走软并且经历了过山车行情。在讲话中,美联储承诺将继续采取紧缩性政策,即使这可能会使得美国经济最终陷入衰退。不过,鉴于目前石油市场仍然吃紧,油价很难跌破90美元大关。预计油价接下来关注点将会是需求端,特别是中国的工业活动复苏状况。
  此外,密切关注欧洲日益增长的政治压力也很重要,这种压力迫使欧洲采取措施应对全球能源危机。预计捷克将召开一次能源部长特别会议,以应对电价飙升。

  澳新银行:减产威胁、需求走强支撑油价上涨

  由于欧佩克减产的威胁笼罩着市场,油价上涨。利比亚和刚果上周也表示支持沙特减产稳定油市。有消息称,哈萨克斯坦对其港口设施三个受损系泊点的修复工作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这大大影响未来数月的原油出口,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悲观情绪。同时,需求走强的迹象也正在显现。天然气价格高企推动发电厂和工业用户消耗更多的柴油和燃料油,这也是近期美国原油出口如此强劲的部分原因。此外,亚洲、欧洲和北美的道路拥堵也在加剧。

  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