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捡便宜”机会是否来临
8月以来,随着二级市场持续下行,场内越来越多个股被动滑入破净和破发阵营。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沪深两市破净股票共有242只,占两市在交易股票数量的7.08%。无论数量还是比例,均超过、等几个A股历史重要低点时水平。
个股大面积破净,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认为,破净现象往往伴随市场底部区间到来。不可否认,当前内外部隐忧仍然存在,市场风险偏好短期内依旧承压,但破净潮之下,不少基本面较好的优质标的已经进入较优的“绝对价值”区间。
破净股加速现市
相比二季度市场中枢大幅下移,7月至今,大盘表现不仅未见起色,反而在前期以及新的内外不确定因素演绎中转为连续探底。继7月6日和8月6日之后,昨日沪综指盘中最低下探至2672.74点,再度改写两年半新低纪录。
并且,就在昨日大盘刷出新低前,本周二沪市才刚刚创出一年半成交“地量”。A股市场向来有“地量见地价”的说法,但两个交易日过去,大盘不仅没能迎来拐点,甚至还跌破被者认为牢不可破的2691点“心理底”,足见此轮调整不仅持续时间长,其力度之大、势头之猛,也远超市场预期。
市场“泥沙俱下”式下杀呈现出不分基本面与品种的特征。持续至今,不仅令股指技术形态愈发趋向恶化,微观层面看,股价与估值水平不匹配的情况也越来越突出。诚然,调整中有一大批本身就估值虚高、基本面存有瑕疵的股票沦为“僵尸股”、“低价股”,但同时不少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股价也受到拖累,被动遭到“戴维斯双杀”。
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242只股票破净,较7月末、和几个重要的市场“大底”中,场内都出现过破净股大量涌现问题。但从数量上看,当前破净股数量已经超过前面几次,创出历史新高;而破净比例虽然与和相比还有一定空间,但已经超过6.3%水平。
此外,随着行情阶段性回落,破发也呈现蔓延势头,这在次新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统计,当前市场共有15只次新股遭遇破发,占全部次新股数量的比例同样高达7.04%。
配置价值凸显
具体方向上观察,房地产、公用事业、交通运输、银行等板块是破净股较为密集的领域。剔除本身就“披星戴帽”的标的,上述11月可以视为统计区间内大盘的第一个低点,当时随着金融危机席卷A股,大盘指数跌破9月-6月则是四万亿元所带来的V型反转之后市场的长期调整,期间金融系统还经历了影子银行清理所带来的钱荒冲击,受此影响大盘长期在牛市崩盘后持续性调整周期内,叠加近两年金融去杠杆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共同影响,大盘指数重新跌破3000点,目前的破净股数量又再创新高。”缴文超认为,破净潮与市场低点具有高度的共振性,每一轮市场底部都会涌现破净个股,虽然破净潮并不必然代表底部的到来,但破净股的配置价值却在逐渐凸显,引导者做出更精确的概括性判断。
三标准综合择股
目前市场已经具备底部的必要条件:累计跌幅高、估值处于低位、破净股占比高、换手率低,与7月、12月、6月、1月的几次底部区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在此背景下,以“绝对价值”着称的破净股是否已经值得资金入场抄底?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抄底需谨慎,破净潮中不仅隐藏着回报不菲的“黄金坑”,同时也暗流涌动,存在高风险的一面。
天风证券分析师刘晨明表示,破净潮中的“危”,表现在散乱差出现在破净清单中,代表了壳价值的消退。伴随指数和股价回落,一些以前PB水平偏高的中小公司,包括一些ST公司、没有基本面支撑的公司,成交会越来越清淡,最后可能沦为“仙股”。
而随着行情下滑,一些业绩和经营比较稳定的公司也加入破净潮,这些标的才是名副其实的错杀优质品种。从价值角度研判,刘晨明认为,在煤炭、建筑、建材、机械、电力等行业出现了少量龙头公司跌破净资产的现象,这些公司中孕育着潜在的机会。具体究其原因,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钢铁行业的作用已经得到体现,行业龙头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另一方面,供给侧收缩的趋势也在发生,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破净带来了较好的机遇。
谈到如何甄别破净潮中的“真假李逵”,缴文超建议,从盈利能力、估值水平和稳健经营三方面出发,通过净利润、净资产、ROE、市盈率等指标,从中综合筛选基本面相对较好的破净股。
- 上一篇:数源科技:公司尚无与元宇宙相关的业务
- 下一篇:腾讯做投资的这些年 DPI达到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