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经济

只种“良心菜” 增收奔富路

时间:2022-08-29 15:36

  眼前这位黝黑朴实的中年男子叫李福君,是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安西镇的一位农民,也是安西镇种植大棚蔬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了村民们的致富带头人。他现在承包土地100亩,建蔬菜大棚500个。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二十多年来探索得到的蔬菜种植技术和经验分享给村民,带动村民发展优质、安全、高效大棚蔬菜种植,实现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在他的带动下,安西镇设施蔬菜面积由2016年的1300余亩增长到目前的3600余亩,设施蔬菜亩平均产值达到8000元,纯收入2000元。

  回乡种菜赚取第一桶金

  1972年出生的李福君出生于安西镇的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毕业后便到了安徽一家饲料厂打工。2008年,李福君听说家乡正实行回乡创业、种植补贴、土地流转等惠民政策,于是,他毅然放弃打工生涯,回到了养育自己的地方,干起了老本行。

  说起老本行,那自然是种地。李福君的父亲是农民,在种植方面颇有造诣,李福君从小耳濡目染,也得到过父亲的精心栽培,因此在种植方面也略有所成。回到新津安西镇,李福君用自己多年务工积攒下来的资金流转40亩土地种植蔬菜,回乡头一年就赚取了第一桶金。“当时流转土地还没有普及,加上我也只有三户,每亩土地的流转价格为700斤稻谷,大概五六百块钱。”李福君介绍,自己种植了白菜、茄子、萝卜等蔬菜,供不应求。

  只种良心菜平台追溯更放心

  好菜需良种,李福君的大棚蔬菜种类多,舍得花钱买最好的种子,像“苹果丝瓜”,每一粒种子要0.5元,而最贵的嫁接苗苦瓜,一株就要6元。虽然种子贵,但是种出的蔬菜在口感、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市场方面也有较强的竞争力。

  李福君二十多年的种植经验,能做到蔬菜病害的科学防治技术信手拈来,谈到如何保障蔬菜品质,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药肥的使用,李福君的农场跳出了人工施肥喷药的传统方式。目前,在李福君的蔬菜大棚里,水肥一体化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蔬菜设施栽培技术、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瓜套菜立体种植集成技术、蔬菜嫁接技术早已被成套应用。

  为了让百姓能吃上“良心菜”,李福君种植的蔬菜纳入到省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通过把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农事活动全部录入追溯平台,消费者只需扫描就知晓蔬菜生产的全过程,真正做到了“良心菜”查得到、看得见,买的放心、吃的安心。“自从新津区农业局开始实行农产品追溯平台,我就自愿加入到全程追溯和农产检测中,在每一批上市蔬菜包装上都张贴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的二维码,让大家吃得更放心!”李福君笑着说。

  扩大规模回馈社会

  这些年,李福君扎根农村建设农场,开展绿色蔬菜种植,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他成立了绿源家庭农场,建有标准化蔬菜大棚100亩,产值达到200余万元,实现效益30余万元,并长期聘请10余人在农场务工,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5万元左右。

  李福君的蔬菜事业正向着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在他的带动下,安西镇设施蔬菜面积由2016年的1300余亩增长到3600余亩,设施蔬菜亩平产值达到8000元,纯收入2000元。

  2017年,李福君的绿源家庭农场被列入成都市蔬菜保供基地,2019年被评为新津区区级示范家庭农场,2020年被评为成都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21年被评为成都市新津区农产品合格证标杆基地,2020年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22年李福君被评为成都市“优秀”农业职业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