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经济

利多有限 股指反弹持续性待观察

时间:2022-08-27 20:30

  尽管在过去的一周上证指数探底回升,但资金仍然比较谨慎,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整体处于净流出状态。当前诸多的利空因素尚未得到根本性缓解,股指反弹持续性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建议谨慎操作为宜。

  上周五,两市引爆长阳,大盘领涨极为难得,银行股当之无愧头号功臣。但我们认为,市场仍旧未能摆脱存量资金博弈局面,金融股反弹更多源自消息面刺激,昙花一现的概率较大。从逻辑上来看,当前国内外利空因素尚未从根本上消除,诸如美元加息、外部贸易战方兴未艾、国内房价居高不下、油价屡创新高等均对股市形成较强的压制。上证指数在周线的狭窄区间,成交量也未明显放大。因此,我们认为,股指反弹或难持续,建议谨慎操作为宜。

  人民币走弱对股市偏空

  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元指数反弹是本轮人民币汇率走弱的重要原因。7月秋季相比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美国长期利率为2.85%—2.90%,利率差缩小到了0.6个百分点。

  我们来回顾一下中美贸易争端过程。7月6日,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中国通过对同样数量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进行反击;7月11日,美方又公布拟对6月存款余额增长仅为8.4%,存款增长乏力。加之银行放贷存在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双重挤压导致民营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数据显示,截至7月全年信用债违约金额约371亿元,今年1—7月的总违约债券余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80%。业内称,今年信托和信用债到期预测超过10万亿元。

  上市公司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许多上市公司纷纷通过收购谋求跨界转型,目的一般是为公司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降低单一业务带来的风险。不过目前来看,这些公司跨界转型之后,所形成的“双主业”发展模式,未必会是公司业绩增长的“特效药”。多个重组方案的市场表现十分相似:重组复牌后通常走势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此前涨幅过高,另一方面表明市场对注入标的并不买账。我们提取了7月以来因重组事件复牌的股票,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重组失败,从而导致股价大幅下挫。

  表为7月以来复牌股票走势分析

  此外,到是A股市场并购重组高峰期,并购业绩承诺一般是1—4年不等,也就是说,市场进行了大量的外延并购,积累了一定虚高的商誉资产,于是,、迎来了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集中爆发期。由于商誉的规模以及比重不断扩大,商誉减值的风险正在爆发,一是会计处理上商誉减值准备是不能转回的,会直接影响当年损益;二是为缩减商誉规模而出售子公司也会影响出售当年的损益。

  新规对股市提振作用有限

  7月20日,在“资管新规”正式稿落地将近3个月之际,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针对资管新规没有说清楚的过渡期问题、净值核算问题、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同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总体上看,两个文件相对于资管新规的要求有所放松,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压力。其中,最为利好银行理财的是销售起点的降低,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同时,新产品的加速推出有助于改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过,我们注意到,期限匹配、过渡期截止时间、净值化管理等原则性的政策方向仍然不变,体现出决策层有定力,即银行表外回表、非标收缩的趋势一旦形成,是不可逆的。因此,我们判断,新公布的政策对于流动性的改善是有限的,对于股市的提振作用也可能是短暂的。

  尽管在过去的一周,上证指数探底回升,但资金仍然比较谨慎,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整体处于净流出状态。同时,列入统计的61个行业中,仅有6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当前股市诸多的利空因素尚未得到根本性的缓解,股指反弹的持续性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建议谨慎操作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