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经济

乌伦古湖鸟儿有“身份证”啦

时间:2022-08-24 23:37

  为了准确掌握鸟类迁徙路径,科学保护鸟类,自8月份以来,新疆福海县在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首次开展了候鸟环志监测科学活动。

  8月23日,在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专家们正在认真记录候鸟体量、换羽状况、年龄和性别、脂肪度等信息,佩戴环形标志后,将鸟安全放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保护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考察志愿者联盟创始人柴永斌介绍,开展候鸟环志工作,既为野生候鸟科研监测工作提供大量翔实数据资料,也对候鸟保护、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候鸟环志监测科学活动是由福海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委托国家鸟类环志中心、伊犁师范大学,在福海县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环志监测活动,共给1000只鸟佩戴环志和跟踪器。

  环志,又称鸟类环志,是将野生鸟类捕捉后套上人工制作的标有唯一编码的脚环、颈环、翅环、翅旗等标志物,再放归野外,用以搜集研究鸟类的迁徙路线、繁殖、分类数据的研究方法。通过环志可以了解和研究鸟类迁徙、分布、季节运动、归巢能力、死亡率、存活率、寿命、种群大小、种群结构等情况,是获得有关鸟类迁徙资料的重要手段,这种科学手段的应用将对鸟类开展保护提供更科学的一手数据。福海县本次环志工作将持续到8月下旬,截至目前已环志800多只鸟。

  “为做好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监测工作,我们通过项目支持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环志监测工作,对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的种类及迁徙路线开展研究和监测,为以后乌伦古湖湿地鸟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福海县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张宜海说。

  全球八大候鸟迁徙线路中,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处于世界候鸟迁徙3号线,是全球生物链的重要节点和迁徙候鸟飞越天山和阿尔泰山的“能量补充站”。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这里栖息的鸟类数量不断增多,目前已达到了271种。其中,珍稀濒危鸟类17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保护鸟类4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