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牛年股市基础更牢韧性更足
2月18日,A股牛年开市。受春节假日期间外围市场普遍大涨的带动,沪深两市大幅高开,随后震荡调整,呈现沪强深弱走势,上证指数涨0.55%,深证指数跌1.22%,创业指数跌2.74%。据数据,A股市场,涨3585家,跌517家,平67家,北向资金净买入额50.73亿元。
市场出现一定的震荡,在情理之中。今年以来,A股市场总体保持了稳健发展势头,牛年股市基础更牢,韧性更足。
基本面持续向好
从外围看,全球防疫取得积极进展,使得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提振。
从国内看,经济稳健向好的基本面为市场走强赋能,成为股市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企业中长贷强劲增长,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超预期,而春节期间消费市场表现更是振奋人心,经济整体复苏态势比较确定。
值得一提的是,2月18日,有以来,新基金募集规模破7000亿元,相当于全年新基金规模的22%,春节后首周就有18只基金密集发行。
与者热情相呼应,监管层以更大力度推进端改革,加大权益类基金产品供给与服务创新力度,推动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政策尽快落地,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市场韧性明显增强。
因此,总体看,资金面上虽会有波动,但是全年仍会流动性合理充裕。
政策面生态优化
当然,资本市场的内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风险挑战依然不少。因此,股市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加强宏观形势的跟踪研判,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变化,严密监控资金杠杆水平,动态完善应对政策,严防跨市场跨领域跨境的交叉性、输入性风险,切实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规模和深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不断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当前,A股市场正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资本市场的枢纽地位日益显现。从引导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将从“十四五”的中长期视角,合理确定资本市场重点支持的方向和领域,完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安排。与此同时,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加快推进配套制度规则完善、严格退市监管,依法从严加强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日常监管,优化市场生态。由此,A股市场结构分化将成为常态,过去热衷“炒小炒新炒差”的土壤环境已不复存在,而基本面扎实、业绩好、符合经济转型升级大方向的好公司会不断受到资金青睐。
牛年股市将为“十四五”开好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