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妱商业

创投

今年适合买房吗?卡脖子问题怎么破?著名经济

时间:2021-03-01 21:59

  “央视财经”微信公号2月20日消息,从2月19日到2月28日,央视财经连续推出10期“十大经济学家,看牛年宏观大趋势”系列新直播。每天邀请一位经济学家做客直播间,详解2021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2月19日第一期节目,著名经济学家、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为你详解牛年宏观大趋势,以及“牛年会有牛市吗”“买房今年合适吗”等友关心的热点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用更简单的语言来讲,2021年应该可以形容为中国经济的大年。

  第二,有个重要的利好,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所以可能会出来一些新项目、新举措,尤其是在科技、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它会拉动我们的经济增长;

  今年的国际形势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有望能够朝好的方面发展。这三大利好,总的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所以,2021年是中国经济的大年。

  著名经济学家、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跟十年前不完全一样。房地产在各个地方都不会降,这个不一定,因为中国经济现在地理结构正在出现重大变化。有些地区,比如深圳、东莞、佛山人口还在流入,就业市场非常兴旺,年轻人事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好。

  现在不能假设房价永远会涨,一定要认准地区。我强烈大家不要为了投资、投机买房。事实上,买房子投资的各种税收、交易成本非常高,远不如理财或其他投资方式。一定要实事求是、认真分析,绝对不能用过去的经验推算未来。

  著名经济学家、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由于资金部分从发达国家流入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价格也在上涨,这是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后果。

  但是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如果美国等经济体拼命增加流动性,经济还不恢复的话,它的利率可能没地方降了。我们要保持灵活性,利率不要跟着降得太快,这样还可以降利率。

  第二是,美国的经济可能会有突然回暖的苗头,可能是今年下半年,它的货币政策可能会调整、流动性会收缩、本土的经济会活跃。实体经济需要流动性支撑,资金有可能从新兴市场国家撤回到美国去,这一回头可能让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措手不及。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会被回头浪打得很疼。

  著名经济学家、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中国经济必须要有结构调整,很多产业集中度必须提高,很多产业集中度比较低。以汽车行业为例,生产传统能源车,这些企业绝大部分,未来十年之内,肯定会重组。这是大势所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双循环畅通国内循环的一个必经之。要企业规模做大,要有规模效益。

  著名经济学家、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一定要有核心技术,要梳理短板、培养一批冠军。把一些关键零部件做出来,这样整个产业能够升级。

  著名经济学家、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如果要问中国经济未来5-10年或者15年最主要的调整主线是什么?我认为是经济地理再布局。

  我们的人口布局在不同的地方,有相应的经济活动,这个结构称之为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的变化是跟着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反过来,经济地理的变化也会推动经济变化,而且是同步的。

  我们做过严格计算,过去40年经济成长总的量,相当于过去历史上一千多年的变化。我们要防止变化短期内对经济社会带来过大的冲击,尤其是要防止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衰落。人口流出地区要想方设法帮助留下来的人口有新产业、更好的产业。人口流出了,经济规模增长慢了,但是人均收入还要上升,人少了,人气不能少。

  著名经济学家、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我认为营商是内生的,通过、招商引资会改变的。老百姓不管去哪里,收入都要同步提高,这是共同富裕的目标,人均收入要均衡。